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

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要充分认识雪亮工程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营造关心和支持雪亮工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和培养一批专业管理人才。

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理念,加强部门信息化应用,共同推动全区雪亮工程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要突出“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创新城市治理,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质感,让智慧城市建设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王玺玮同志在调研全区雪亮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时的讲话

近几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着力聚焦政务、民生、产业、生态等城市要素,积极通过信息化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模式,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努力实现“智慧夷陵”建设新突破。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展示

雪亮工程建设成果展示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深化平安夷陵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按照“智慧宜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政府社会治理方式和市民生活品质发生着深刻变化。

智慧宜昌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雪亮工程建设

1、统筹推进“一盘棋”。区政府印发了《夷陵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8年)》,全区上下形成区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乡镇及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区累计投入资金一亿多元(区财政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4000多万元,对口联系市直单位提供帮扶资金100多万元),保障“雪亮工程”建设。对一类视频监控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分期购买服务”方式,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2、严格建设“一把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办法推进工程建设。在“雪亮工程”建设中把好“三关”(审批关、建设关、质量关)。在审批上,严格实行项目审核制,凡是新建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必须将建设技术方案报区智慧办审核后再建设,对原来已建但不符合联网要求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进行升级改造。在建设中,区雪亮办组织专班不定期上门开展巡查督办,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在质量上,区智慧办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视频监控探头功能参数满足业务工作需求,确保规划布点科学合理,防止分散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安排专人每天在视频云分中心巡检视频监控在线率,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运维保障单位进行检修,同时将在线率纳入综治目标考核。

3、深化应用“一网通”。2017年11月,在全市率先建成雪亮工程视频云分中心并通过专家验收。建成纵向连接区、乡镇、村(社区),横向贯通重点行业部门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视频监控城镇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和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无遗漏、重点行业部门全包括。全区已建成并联网一类视频监控探头1900个、二三类视频监控探头5560个751家单位,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工作目标。以夷陵区视频云分中心为平台,整合全区视频监控图像资源,实现多部门对公共区域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

将“雪亮工程”广泛深入应用到治安防控、污染防治、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服务民生等众多领域,让老百姓和政府部门享受到“雪亮工程”建设成果。

公安部门利用视频智能检索、人脸识别、图像分析处理等技术,协破了一批刑事案件,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发展大道梅岭一号智慧小区,通过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小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环保、住建部门建成环境监控预警平台,对空气质量、长江及黄柏河流域水质、重点污染源、工地扬尘进行高密度和全方位实时动态监测监控,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大大提高了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工商、食药监、文体等部门通过视频监控进行实时动态监管,保障了群众食品药品消费、餐饮娱乐安全。教育、交警等部门通过视频监控实时监控车辆行驶轨迹,强化车辆安全动态监管。安监部门通过视频监控对矿山企业实时动态监管,督促矿山企业依法开采,及时防范和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旅游部门通过互联网将重点景区、重要交通节点的实时视频监控图像和人流车流信息及时推送给游客,方便游客出行,促进了智慧旅游建设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二)智慧城市建设

1、智慧政务更高效。加快政务数据信息共享。依托三峡云大数据中心,整合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建立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20多个政府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及数据分库建设,推广使用“湖北省政务服务网”平台,加快实施“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多证合一”。精简优化审批环节,全区137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商事登记和项目投资审批全程电子化,办理环节和时间得到缩减。

加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清理关闭60多个乡镇和政府部门网站,夷陵区人民政府网站全新改版上线,优化政务公开、政务咨询和政务服务栏目,网站内容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夷陵区人民政府网站连续三年获奖中国政务网站领先奖、优秀奖,手机版政府网站获全国政府网站精品栏目奖。

推进网上政务公开。政府网站每年公开信息两万多条。重大建设项目实施、公共资源配置、财政预算决算、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强化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及时督促部门受理回复群众网上来信。

深化政务信息化应用。区乡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电子招投标一体化交易平台、综合执法应急用车及后勤管理等信息系统相续建成使用,全区30多个部门建设使用56个业务应用系统。通过深化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效率水平显著提升。

2、智慧治理更精准。基础数据网格化采集。依托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全区划分1367个网格,网格员通过社区E通采集基础数据,与政府部门业务数据实时关联比对分析,数据更加精准,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社会治理实现数字化。通过对接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平台,综治、公安、工商、消防等22个区直部门以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实现了社会综合治理“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

城市全景真三维地图应用

智慧物价监测服务成效显著。管理者和消费者都能通过手机、电视、网站、微信等实时便捷地查询57种生活必需品、主要农产品及生产资料信息及价格以及主要超市、农贸市场价格对比情况,既显著提升了物价监测、预警和监管工作效率水平,又让市民买到最优惠的生活必需品。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并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个人征信系统,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全区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不断提升。

3、智慧民生更惠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力推进“一网覆盖,一次办好”,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初步实现区、乡、村三级网上通办。通过农村网格“四务通”,为群众提供电子党务、村务、服务、商务等服务。

信息惠民方便群众。构建全生命周期、全天候、全人群覆盖的智慧民生体系,政府部门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自动计算、主动服务,在出生、教育、医疗、就业、结婚、住房、社保等各个环节推送信息服务,方便百姓生活。积极推进“互联网+分级诊疗”和“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城乡医疗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智慧人社”实现“一号”申请、“一卡”通用、“一网”通办,市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加快市民卡制发,将社保、居民健康、医疗就诊、公交、金融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智慧旅游方便群众出行。重点旅游景区实现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智慧化,建成景区人流车流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人流车流自动监测预警和信息实时发布。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