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存底线,幸福保障。“平安湖北”建设屡创佳绩,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湖北省连续第14年被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胜省份。
根据调查,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群众安全感达95.95%。
“智慧之眼”密织天罗地网
城中村可“夜不闭户”
“居住环境改善了,治安环境也好了。”9月23日,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淌湖村,64岁的老治保主任朱西林说。
后湖地区由城中村演变而来,居住人口30余万。淌湖村地处城乡接合部,5万多名居民中绝大多数是租户,治安形势复杂。
在朱西林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的淌湖村,村里总有偷水泵、废铁、渔网等偷盗案件发生,“一到晚上黑灯瞎火,路上还有抢劫的”。“民警出警、巡逻基本上靠骑自行车。”后湖派出所从警32年的老民警黄元清、吴少华介绍,缺少科技装备,办案效率不高。1996年,当地曾发生一起持枪杀人案,主犯直到3年后才被抓获。
到上世纪90年代末,后湖治安力量慢慢增加,并初步建成一批监控探头。2013年起,后湖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大规模安装监控探头,使扒窃、“两抢”、诈骗等影响市民安全感的街头犯罪无处遁形。近年来,后湖派出所以智慧派出所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创新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辖区刑事警情连续六年下降15%以上。
位于后湖的瑞景天成智慧平安小区,建有红外线系统、360°人脸识别系统、高空布防摄像机和智慧门禁等4道智慧防线,今年以来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居民们说:“晚上睡觉都可以不关门了。”
“智慧之眼”密织的天罗地网,既极大震慑了犯罪分子,也为破案打击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在后湖派出所的数字化警务指挥室看到,大屏幕上显示智慧感知、智慧警务和智慧安保三大信息平台,还可根据警情实时调取相关数据,全方位采集信息,实现点对点指挥。
今年9月11日,辖区多个门面夜间被盗。办案民警调取视频监控一路追踪,不到24小时就将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案件告破。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视频探头近220万个,覆盖全部重点部位、复杂场所。警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破案占比超80%,90%以上命案一周内侦破。
深挖根治,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不再担心“打蛇不死”
听说“铝厂帮”都被抓了,43岁的阿秋(化名)心里踏实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杨某、周某为首的黄冈某铝厂青年职工结伙滋事,逞强斗殴,自此有了“铝厂帮”恶名。阿秋是罗田人,当时在黄冈城区当厨师,曾被“铝厂帮”一伙持刀追砍。“腿部严重受伤,不能负重,到了下雨天还会隐隐作痛。”9月24日,阿秋对记者说,因担心对方继续报复,当时在医院做完手术就匆匆出院,右腿因此落下后遗症。
2002年,周某及该组织的多名成员因此被判刑。杨某则继续带领其他组织成员兴风作浪。
2005年,周某刑满释放。此后,他不再打打杀杀,逐渐变换犯罪手法,与杨某带领组织成员以软暴力实施非法采砂、串通投标、高利放贷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黄州城区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当地群众纷纷举报该涉黑团伙罪行。黄冈市抽调40名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全力攻坚、深挖彻查。经过近一年侦办,已于今年6月将此案移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黄冈市深入开展“一案一整治一净化”,每侦破一起涉黑涉恶案件,公安机关就总结查找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向有关部门发出提示函,督促其建立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防止“打蛇不死”。
截至目前,全省共打掉涉黑组织158个、涉恶犯罪集团及涉恶犯罪团伙2848个,取得了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阶段性成效。
“格格”入户,警力上街
多晚出门都不怕了
“以前害怕走夜路,现在多晚出门都不怕。”9月24日,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桥社区居民冉晶晶对记者说。
10年前,冉晶晶在宜昌高新区工作,每晚下班都提心吊胆。有次回家路上,包还差点被抢。此后一段时间,她每逢晚上加班,只好请家人接送。
变化,源于一项重大社会治理创新。
2011年起,宜昌在全国率先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全市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万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每人配备1部安装“社区E通”的智能手机,负责公安、综治、人社、民政、计生、城管、食品安全七项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格格”们敲门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将矛盾排查关口前移到社区、网格、楼栋。
之后,该市将“雪亮工程”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治安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实时预警、有效处置。
2018年起,宜昌市公安局打造动态化治安条件下“密防快反”警务机制,即严密防控,快速反应。警力下沉,巡防大街小巷,快速打击犯罪。
“不管多晚,都能看见警察在巡逻。现在晚上走在街上,我再也不怕了。”冉晶晶说。
据统计,全省城市社区和农村划分网格16万余个,配备16万多名网格员,实现“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许旷)
(来源: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