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发挥委员优势 引领产业发展

夷陵区政协233名政协委员分布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他们结合自身优势,不仅引领产业发展,还带动贫困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雾渡河镇马卧泥村是省级贫困村,茶叶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货在深山出不去,好酒也怕巷子深,当地最缺的就是茶叶加工企业。区政协主席易仁和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得知当地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郑盔甲想回乡办厂,于是找到了他,两人就农业扶贫相关话题相谈甚欢,决定结合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和村镇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茶叶加工厂。“现在理念变了,我们种茶的观念和思想不转变我们就没有优势。”夷陵区政协委员郑盔甲说。

很快郑盔甲成立了宜昌雾源茶业专业合作社。茶园从当初的500多亩发展到2000多亩,合作社社员达1072户,社员亩产收入从不足500元增加到4500元。马卧泥村的茶产业在短短几年里迅猛发展。全村80%的贫困户通过种植茶叶脱贫致富。“我们这里的茶叶好喝,山清水秀没有污染。以前没有茶厂收入也低,现在有了茶厂不愁销路,采摘完送到茶厂立马就变成活钱了。”马卧泥村一组村民彭福裕喜滋滋地说。

为此郑盔甲被夷陵区政协吸纳为政协委员。从那以后,他毫无保留地把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无偿传授给茶农:“当选政协委员以后我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以前追求商业利益,考虑的是能不能赚钱,现在想的是带动老百姓一起增收,把老百姓产业带动放在第一位。”

“东边柑桔西边茶”是夷陵区两大农业产业的总体布局。王恩珍委员依托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将村民们的柑桔树变成了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在小溪塔街道官庄村万亩桔园示范基地,连绵起伏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桔树。桔园里整齐的水泥路互联互通,水渠灌溉设施一应俱全,科学绿色生态种植体系完整,深草栽培,水肥一体化,不施农药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全面运用,使得这里出产的柑桔个头大、成色好、含糖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我们原来在市场上是大众化的水果,四五毛钱、五六毛钱一斤,现在王总技术革新以后在网上进行销售,论个卖,2块钱一个。”小溪塔街道官庄村党总支书记胡兆勇介绍说。

官庄村的巨大变化,夷陵区政协委员王恩珍功不可没。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2012年夷陵区政协开展了百名委员“进百村、献百技、解百难”活动。当时王恩珍委员被派驻到官庄村成为经济发展顾问,从此她和当地的柑桔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上了经济发展总顾问就要考虑怎么发展,不做产业怎么带动农民发展?”为了不负重托,王恩珍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自派驻之日起,她拿出一股狠劲儿,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对官庄村产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一手创办了宜昌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联合实体——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吸纳社员21682人,产业面积5万余亩,柑桔年产量20万吨。通过合作社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大力推进柑桔标准化生产、有机肥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品牌化销售。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合作社大获成功,新型的合作化模式也给桔农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饱肚子,现在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可以出门旅游,家家户户都有房有车。”联合社社员杨春睸一脸喜悦。

从2015年开始,王恩珍把销售的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当年就与俄罗斯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2018年柑桔年销售总额达12.6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美元,2018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湖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十佳职业农民”称号。王恩珍说:“我要让他们在增收方面有质的飞跃,作为政协委员我有责任有义务来帮我的社员增收致富。”

全区还有许多政协委员,他们深入基层,投身产业,在各行各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区政协为委员们搭建了优质的履职平台,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不断提高委员们的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委员们的履职能力,让他们在各行各业中更好地建功立业。

夷陵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周启成表示,夷陵区政协委员是全区各条战线的精英和姣姣者,夷陵区政协建机制、搭平台,通过“四百”活动和学习调研活动,引导广大委员发挥优势,立岗建功,积极参与全区产业发展的调研和实践活动,领办创办实体经济,并成为各条战线、各产业的领军人物,为推动全区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夷陵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胡中雪 熊伟 编辑彭莉 责编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