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城市,行色匆匆,是不是想找一个诗一般的远方,回归自然,过几天乡野田园慢生活,像陶渊明诗中描绘的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地处夷陵区城郊生态第一村的官庄村,就有这样一处山林之间的休闲胜地——蜘蛛洞游苑,或许那里就是你心中那个向往的地方。
他本是身家千万的矿老板,却一个猛子扎进了农业。两千多个日夜里,他和荒山较劲,和自然拉锯,散尽千金,终将200多亩寸草不生的荒土地变成树荫满山。他叫卢发信,是蜘蛛洞游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夷陵区官庄村,他用一己之力将石头荒山描绘成了良田美景。
初见蜘蛛洞游苑的老板卢发信时,他朴实的样貌让我们拉近了之间的距离,卢发信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在院子里坐下,他说园子里有几颗西瓜熟了,摘来给我们尝尝鲜。
夏末初秋,丝丝凉风拂面而来,让我们坐在庭院里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游苑周边绿意盎然,这别样的风光,丝毫不逊于春色嫣然,反而增加了几分斑斓韵致。
说起建设蜘蛛洞游苑的初衷,卢发信感慨万千。脚下这块地原本是一个乱石岗,石板成群、乱石成堆、水土流失严重,从事磷矿石经营的他,看见那些因乱采乱挖导致水土流失的山坡,看见那些因劳动力涌入城市后,留下的荒山穷弯,他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感慨之余,他决定向荒山进军,在拓荒中实现人生价值:“让国家富强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在社会飞跃发展的今天,一个人若只为了生存,捡垃圾就可以解决,重要的是体现个人价值。”
从2003年起,卢发信不顾家人的劝阻,在夷陵区官庄村以一次性买断经营权40年的方式,流转荒地200亩, 陆续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石坎梯田120亩,全部种上果树,筑梦山岗。
为改造这片荒野,卢发信住进了工地。没有房子,就搭窝棚;没有饭吃,就吃快餐面;没有水,就挖坑取泉水;石头山上没有土,就成车成车地买土来填上。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卢发信卖掉了城中的住房,变卖了一切值钱的家当,却唯独留下了官庄村流转区内的绿水青山。
为保证农场生产管理,卢发信还请了10户贫困农户来帮工。这些农户当初搭窝棚、坐石头、睡稻草,如今都建了楼房,买了摩托车,家家有存款。
荒石林改良了,地皮盘活了,卢发信又种起了果树。引进国内外符合本地生产的优质果树,引导周边农民种植,并在周边扶持有一定规模的地方特色水果经营户,果苗远销河南、四川、重庆、湖南等省市。
卢发信的农场种植了80多种果树,“3月有三羊泡,4月有樱桃、杨梅柰子,5月有桃、李、杏、枇杷,6月有雪梨、晚熟李子,7月有夏桃、早熟葡萄,8月有葡萄、石榴、柿子、核桃,9月以后有柑、桔、橙、柚等,应有尽有。”卢发信告诉记者。
卢发信还适时推出餐饮、儿童乐园、垂钓、棋牌、住宿等游乐项目。在对面的小山林,通幽的小径,宽阔的绿地,带着浓浓的田园气息,同学、同事、朋友们组织团建可以来这里,这里场地宽阔,入眼处都是绿植,迎风摇曳,雅致天然,阳光照拂在脸庞上,青春就如同这美好的天气,积极、热情。另外,卢发信在自己创造利润的同时,每年还能给周边农户带来4000多个工日的就业机会。
在游苑的不远处有个远近闻名的巨大溶洞——蜘蛛洞,它的来历可不小,1940年五月初五,日军占领宜昌,日本鬼子打过来后,中国守军部队在这一带布防狙击日军,两军对峙,战斗时有发生,每当双方交火或日军下乡骚扰抢掠时,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要跑到蜘蛛洞里躲藏。据史料记载,当年日军不敢入洞,就在洞口施放毒气弹,火烧烟熏,然而洞中的气流总是向洞口涌出,鬼子兵都一一失算。这才让蜘蛛洞以博大的“胸怀”和独特的空气流向保护了一批批进洞避难的百姓。卢发信便以此来命名游苑,以此来纪念这个天然的“保护神”。
如今,在卢发信的游苑里,三步一树,满目葱茏,石头山已难觅踪影。乡野里的淳朴清新,处处散发着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在这里住上一晚,卧床即可尽赏窗外山景,阳台之外便有触手可得的盎然绿意。
“从秃头山到葱葱郁郁,从无人踏足到游人如织,虽然艰辛,但值!”卢发信说。
(夷陵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梅 毛蔚 向明 李宏庆 刘唯 杨帆 编辑彭莉 责编高秉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