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改革奖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表彰和奖励为改革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项目、企业、单位和个人,营造勇于改革创新、争当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的社会氛围。
本次评选奖项分为项目奖、企业奖、单位奖、个人奖四类,各设10个奖励名额。经过提名推荐、资格审 查、初评等环节,每个奖项已产生30个候选名额,共计120个候选名额入围中评,由社会公众、专家委员会及省委改革办三方进行评审。中评结果将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定,并在媒体进行公示。
【第二届湖北改革奖评选(项目奖)】宜昌市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宜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推荐)
【摘要】宜昌市夷陵区积极探索,建立“立法推动、综合执法、生态补偿、产业转型、智慧监管、生态公民意识”六个方面的黄柏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体系。经过两年努力,黄柏河流域地表水I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5%,流域治理成效初显,有效维护三峡库区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经验被写进省委全会《决定》,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被中央政策研究室确定为长江大保护重要调查研究课题。宜昌“生态小公民”教育获得中央领导点赞。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三峡大坝、葛洲坝和西陵峡所在地,是三峡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宜昌百万人口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地位特殊、环保责任重大。夷陵区始终牢记“久久为功共抓大保护”的殷殷嘱托,主动作为,探索出“立法推动、综合执法、生态补偿、产业转型、智慧监管、生态公民意识”六个维度的生态治理体系,经过两年努力,黄柏河流域地表水I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5%,流域治理成效初显,筑牢了三峡生态屏障。
一是推动立法保护,构建法治顶层设计。2017年,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夷陵区代表提出“黄柏河流域立法保护议案”,协助市人大进行立法调研,推动出台《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9月18日市人大审议通过《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于11月29日批准,2018年2月开始实施。围绕《条例》落实,夷陵区制定了实施方案、畜禽养殖“三区”划定规定、采石采砂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由区人大作备案审查,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
二是创新综合执法体系,破解“九龙治水”难题。宜昌市创新综合执法体制,打破部门分工,设立流域综合执法局。夷陵区主动融入,比照市级综合执法改革设置,在全省率先成立环保警察大队,并探索推进森林公安与环保警察职能整合改革,提升执法效能。通过“行刑衔接”,改一罚了之为刑事问责,近两年来,开展集中清查行动150余次,移交违法案件18起、刑事处罚19人。开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建立环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并在全市率先提起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两年来,共依法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7件9人,立办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件。
三是实施“水质约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宜昌市制定出台黄柏河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将水质监测结果与磷矿开采总量“双挂钩”。夷陵区每年缴纳700万元水质保证金,市级财政同步配套水生态补偿金,依据断面监测结果返还保证金、分配补偿金,并将考核任务分解至流域乡镇、企业。注重层层传导治理压力,夷陵区结合实际,将生态治理责任指标化、经济化,分解量化生态补偿方案,并同流域内乡镇治污资金和磷矿企业开采指标挂钩,压严压实压细河流治理责任。今年以来,夷陵区已启动对流域内12家治污不达标磷矿企业的指标核减,减少其下半年开采计划36.9万吨。
四是推进产业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停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落后企业,制定并实施《夷陵区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关停拆除长江岸线一公里内的化工企业。两年来,先后关闭飞地企业田田化工等7家化工企业,关闭采石、粘土砖、煤炭等企业28家。两年来,共搬迁拆除规模养殖场53家,整治排污口32个,取缔砂码头16个,恢复生态岸线35公里,建设管网138公里,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9家、改造升级6家,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2018年5月,又主动担当,拆除长江一级支流玛瑙河边的柳树沟化工湿法磷酸装置,广盛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当日开工,昌耀新材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投产,“一拆一建”护生态、“一破一立”转动能。全区已实现煤矿开采全关,水泥熟料窑全关,“十小”工业作坊全城退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在农业上,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生物发酵床、花园式牧场、种养结合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区有机肥替代化肥占比达50%以上;在工业上,昌耀新材料采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列产品,60%原材料利用化工废料磷石膏,中冶晶日金刚石、联投石墨、宇隆新能源等围绕石墨资源多层开发利用,形成完整石墨产业链;在三产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森林旅游、冷链物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启动实施68个工业技改项目,改造升级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矿业矿化三大传统产业,总投资54.42亿元;大力培育生物药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奖近千万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6家,产值近26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7%。
五是实行智慧监管,全程监控污染排放。创新智慧监管机制,夷陵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环境应急监控指挥中心,开发“智慧环保”系统和“夷陵环保”手机APP,80家污染企业141个视频监控点和黄柏河、柏临河、白河7个断面视频监控点相连接,39家重点排污单位、8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和2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的监控系统数据实现手机在线查看,指挥中心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历史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分析、超标数据报警等功能,随时统计分析、状态比对,做到了全天候、无缝隙的联网监控和预警处置。运用河长制信息平台和“河长”APP,实现河流信息在线查询,实现河流信息在线查询与日常巡查问题的及时上传。
六是强化养成教育,提升全民生态素养。强化校本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组织专家编写《生态小公民教育校本教材》,并将“富美夷陵,环保先行”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全区幼儿、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内容,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出台生态公民建设方案,推动生态教育由“生态小公民”向“生态公民”拓展。开展环保行动,深入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及绿色校园、绿色工厂、绿色机关等创建活动,评选出美丽乡村57个。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使用无磷洗衣粉,简化商品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时隔28年,200多名冬泳爱好者畅游黄柏河。开展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生态志愿者服务活动,全区注册志愿者达1.1万余人,先后组织开展了“义务河长”植树、三峡蚁工“捡垃圾”等环保主题实践活动。
【第二届湖北改革奖评选(单位奖)】宜昌市许家冲村党支部
(宜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推荐)
【摘要】近年来,许家冲村党支部以增强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核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和党员干部带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考察,对该村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层党建、民生改善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201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35万元,人平纯收入达18063元。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他强调,“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以增强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核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和党员干部带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坚持“支部功能+党员意识”双提升,做实村级党组织底盘
一是制定《党员公约》,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多种方式向党员群众征集公约内容,突出政治功能,将严肃党员管理、建设绿色村庄、发展集体经济、引领文明新风等纳入其中。不到100字的“公约”,以顺口溜形式写明了全村党员应该遵守的规矩、应该兑现的承诺。
二是传唱《党员公约》,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党员意识强起来。该村党支部采用民间说唱艺术“渔鼓调填词”形式,让全体党员将公约唱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该村时指出,“渔鼓调很悠扬,《党员公约》的内容写得也很好,朗朗上口。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党员干部把党的作风和纪律要求牢牢记在心中,这种办法很好”。村党支部书记望作战说,“《党员公约》每唱一遍,就像念一遍‘紧箍咒’,哪些村民的产业还要再扶一把,哪条路破损了要去修,哪些项目要继续谋划……唱好一首歌就要干实百件事,把唱出的承诺一一落到实处是党支部的庄严承诺”。
三是践行《党员公约》,推动全体党员践承诺、做表率。组织党员就践行《党员公约》公开承诺,以“口袋书”形式发放到党员。所有党员户门前贴党旗、挂党员公约和个人承诺牌,接受群众监督。近两年,全村党员义务参与矛盾化解、扫路清沟、志愿服务等500余人次,为群众兴办好事实事200多件。制定践约纪实“红黑榜”,每月通报、双月评议、年底结硬账。对评议为优秀的党员,采取大会通报表彰、党建文化长廊宣传、政策扶持优先等措施,让其有荣誉感;对评议靠后的党员,由村党支部书记重点谈话提醒,安排专人结对帮扶整改、促进转化提高。
二、坚持“支部统筹+党员示范”双带动,做强村集体经济
一是村党支部班子服务村民想在前面做在实处。原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洪带头让出自家农田建设移民文化广场,牵头组建茶叶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现任村党支部委员朱崇军自掏腰包为362名在外务工村民购买保险。
二是无职党员自觉强化“无职也有责”意识带动周边共同致富。党员谢蓉带头将峡江绣艺“牵花绣”传承并发展成产业,带领30多名移民妇女在家就业,每年季节性安置就业100多人。在外创业的10多名流动党员响应党支部号召把外地经验带回来谋划新发展。如流动党员向方红建议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并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带动村民发展电商产业。
三是后备队伍、贤达能人对标看齐为村级发展尽心出力。注重加强村干部助理、大学生村官和后备干部梯队的培养,把村内能人选聘到村级班子或吸纳到党组织中来,每年在青年能人中发展3-5名党员。每年组织返乡大学生给村里娃上课,举办“假如我是村支书”“争做生态公民”等演讲比赛,增强大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鼓励他们参与村级事务。开展“贤达建功、能人建乡”活动,21名能人在资金帮扶、项目建设、技能培训等方面为村级发展做出贡献。2018年,该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833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3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27.4%、55.2%。
三、坚持“支部引领十村民自觉”双发挥,做美村风村貌
一是消怨气。许家冲村是典型的移民村,有坝区、库区、高压走廊和企业搬迁移民1260人,占全村人口90%以上。该村合村之初,村级债务高达200多万元,100多人安置无着落。村党支部坚持从源头解决问题,逐一消除移民“心结”,先后化解21个后靠分散建房户场平补助、135名企业征地移民安置等问题,在主动服务中得到村民自觉自愿的认同,和谐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厚。近年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群体性或集体上访事件。
二是除陋习。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理事会等多个社会公益组织,党员带头移风易俗,强化示范引领,引导群众“红事少办、白事简办、事事文明办”。
三是提精神。村党支部引导村民组建花鼓队、舞狮队、舞蹈队、门球队等多个文体活动小组,出现了“饿着肚子来跳舞,打着电筒栽红薯”的热闹场面。村干部说,“每天利用跳舞前几分钟宣讲政策或传达精神,村民来得最齐,最听得进,比开会还管用”。
四是优环境。建成占地10000平方米的移民公园,完成房屋立面改造312栋,种植树木2213棵,改造生态观光茶园500亩。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污水管网2000米,改造家庭冲水厕所450户,新修公厕2处,增设垃圾中转箱19个。村内建立“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实行干部包保、农户包段、门前“三包”,实现门前道路有人扫、干渠溪沟有人清、路旁杂草有人除,村风村貌大变样。
每位用户每天可点赞10个候选项目(企业/单位/个人),对同一参评项目(企业/单位/个人)每人每天只能点赞1次。点赞时间为2019年7月15日8:00—7月19日18:00。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网络评选通道,为咱们夷陵区的入选项目和单位点赞吧!
(编辑卢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