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个卫星产业园在汉开工 要把国产卫星成本降一半

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在我国第一个商业航天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等5个商业航天产业链项目同时开工。

这5大项目分别是空间工程公司卫星产业园、行云公司卫星测运控中心、武汉磁电公司电磁防护材料项目、和泰新材料研发及生产项目、中遥智图多维度空间信息采集传感器研发生产项目。

3个月前,卫星产业园才完成土地摘牌,如今已有多台建设设备进场作业。“时间很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广宝说,园区准备建设的全国首条批量化卫星生产线,正在与国际最高水平赛跑,感谢武汉对项目的落地开工开设了“绿色通道”,目前卫星产业园项目正在高速推进,预计将于明年投产,可实现年产百颗卫星的生产能力。

与卫星产业园隔路相望的是先期开工的火箭产业园。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火箭产业园已初具雏形,工人们在忙着给主楼装饰外墙,年内,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首枚火箭将在这里诞生,将形成每年20发运载火箭的生产制造能力。

记者了解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建设正在高速推进。目前,航天产业港一期已建成完工,航天二路、航天五路、航天北路等园区道路,以及航天公园、阳大路(航天大道)改造等配套工程也在同步快速推进。

图为:2018年9月29日,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完成第二次商业发射。 (资料图片)

建设“太空城”,武汉如何发力?

武汉有足够的底气

“这并非异想天开。”去年10月的一次商业航天沙龙上,航天三江副总经理张镝首次提出,可以把武汉打造成“中国的休斯敦”。

休斯敦,美国得州第一大城市,是举世闻名“太空城”,完成了“阿波罗登月”等重大航天工程。

在张镝看来,湖北省、武汉市高度重视航天产业发展,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新洲区,招商条件优惠、发展态势良好,政策红利明显。

发展商业航天,湖北产业基础雄厚。张镝表示,武汉航天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航天三江集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光谷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等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的研发主体,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涵盖火箭、卫星、空间信息应用等,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能力。

2018年,我省航天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航天工业企事业单位涵盖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领域。

与会专家认为,航天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航天对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汉产火箭卫星瞄准太空经济

武汉要成为“太空城”,拥有航天核心技术、开展航天重大工程是必备条件。

如今,武汉已有多家单位实现了火箭、卫星研制技术的自主可控,并将目标瞄准了太空经济。

4月24日,航天科工官微发布消息,航天三江自主研制的500吨级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大运力的快舟十一火箭将完成首飞。航天三江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更大运力的快舟火箭正在布局,未来将承担空间站货运、太空旅游、太空挖矿等任务。

汉产卫星也不示弱。

飞在万米高空,打开手机可随时下载想看的电影;置身荒漠海疆,可与千里之外传递音讯……

2018年4月26日,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公司在汉成立,研制百余颗卫星打造“虹云工程”。航天论坛上,空间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贝超向大家描绘了天基互联网——虹云工程建成后的美好前景。

贝超透露,虹云工程将在2020年完成业务试验系统建设,开展业务试运营;“十四五”期间,实现全球连续、无缝覆盖的宽带卫星互联网接入。

此外,由行云公司打造的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2020年将完成12颗卫星的研制,小规模组网并拓展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两大航天工程落户武汉,一方面将实现卫星组网等航天技术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也将吸引大批上下游企业来汉掘金。

构建航天产业生态圈

2017年5月,武汉市新洲区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武汉基地”)正式开建。

两年来,基地核心项目顺利开工,产业链日趋完整,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九天微星是国内领先的卫星创业公司,2018年4月与华夏幸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商业低轨小卫星总装、集成、测试的规模化、产业化。

九州云箭,一家从事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北京。该公司与华夏幸福签约,将在武汉基地建设发动机设计、试验、制造、总装测试四大中心。该公司创始人季凤来表示,选择武汉,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才优势和航天产业优势。

据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产业市场总额将达8000亿元。

“商业航天不仅仅是发火箭、放卫星,还可通过航天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来拓展,比如将遥感、通信、气象等卫星资源进一步细化、深化和扩大应用规模。”与会专家建议,武汉应发挥优势,做大卫星应用规模,布局太空经济,在航天领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来源:长江云综合长江日报、湖北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