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29日电 (朱永杰)3月28日,宜昌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在夷陵区召开。各县市区代表齐聚夷陵,参观当地“1+N”多级文明实践体系构建和融媒体中心建设,共同探索推进试点工作。
向与会代表介绍融媒体中心建设 张国荣 摄
在试点探索中,夷陵区坚持高位推动,瞄准群众关切,强化机制保障,把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为城乡群众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精神食粮,让群众生活更有滋味。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
当天上午,经三峡专用公路,沿着宜(昌)大(老岭)路一路前行,与会代表来到太平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地感受当地蓬勃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
与会代表参观考察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张国荣 摄
宜大路沿线,精彩的墙绘与当地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有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有的反映当地群众的点滴生活……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宜大路创新融入党的政策、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内容,将一面墙打造成一片景。
省级文物单位望家祠堂,被打造成家风传承课堂,弘扬、传承好家风。当天,82岁高龄的望西科来到这里,与太平溪镇中心小学40多名学生分享曾祖望云亭为国征战的故事,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
与会代表参观许家冲村新时代文明站 张国荣 摄
在许家冲村,“创业明星”谢蓉给讲起了自己的致富经。三峡移民谢蓉,不仅建立“牵花绣”传习所,免费教当地妇女“牵花绣”技艺,还将自家民宅改造,经营起“三峡·艾”民俗主题民宿。如今,她开办技能培训课堂,免费传授手工技艺、旅游服务等技能,带领当地移民群众共同致富。
不止是乡镇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在夷陵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好不热闹。优美的歌声,配上有节奏的快板,侨之韵艺术团的表演唱《十九大绘宏图咱们跟党信心足》,用“草根”语言解读党的政策理论,吸引大量市民驻足观看。
与会代表参观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张国荣 摄
不远处,湖北省理论宣讲员、夷陵区“五个课堂”百姓宣讲员王传胜,用自己改编的顺口溜巧妙解读政策理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夷陵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试点探索中,建成了42个试点样板,组建了近百支志愿服务队,网络了9.3万名注册志愿者,培育了“生态小公民”、“黄柏河畔”、“杏林花开”等一批文明实践特色品牌,文明实践“实”了起来,群众文化“活”了起来。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过程中,该区有序推进阵地、队伍、活动“三项整合”,打造中心、站、所、路“四类样板”,创新开展理论宣讲、家风传承、技能培训、生态教育、红色文化“五个课堂”,着力推进“媒体融合、主城融合、精神扶贫、法治服务、文化惠民、好人选树“六项实践”,打造了夷陵新时代文明实践“3456”试点样本。
整合资源,10分钟完成采编审发全流程
“太快了!我们还在参观学习,图文报道就已经出来了。”参观途中,现场学习参观的新闻快讯很快在朋友圈刷屏,激起了千层浪。
“这就是媒体融合的成果。”夷陵融媒体中心主任龙行波“揭秘”:组建了夷陵区指挥调度中心,构建了一体化生产体系,10分钟内即可完成一条新闻的采、编、审、发全流程。
“数字显示屏上,时下网络热点自动抓取,报道选题来回滚动,记者所处位置实时呈现。”在夷陵区融媒体指挥中心,总编辑贾黛钢介绍,不仅数字选题申报结果、稿件采编进度、审核发布情况清晰呈现,还可现场连线记者,进行实时调度。
与会代表考察夷陵融媒体中心 张国荣 摄
打破原有部门限制,实行扁平化、小团队的机构设置,建立跨部门、跨工种的工作室制度,专业的播音组、摄像组、小视频组“随时待命”,专业的人才队伍给编辑提供“对味”素材,各方联动让运转快起来。
注重速度,更看重质量。以优质精品内容生产为核心,规范了线索汇聚、选题审核、记者采访、编辑制作、分级审核、多元分发“六步流程”,形成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格局。
早在2017年,夷陵区就开始谋划融媒体改革,区委常委会同意加快融媒体中心建设,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出台《区广播电视台改革和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2018年初,该区进行新闻生产流程再造,实行采编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新闻采集到发布的统一指挥。
新成立的融媒体中心,通过一体化生产、多元化传播、扁平化架构、专业化队伍“4化建设”,推进机构、内容、渠道、人员、管理“5个融合”,实现智慧城市大脑、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精神文明家园“5个功能”,初步形成了“455”的创新工作格局。
自加快建设区级融媒体中心以来,宣传能力、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融合发展的优势逐步显现。今年2月,《2018年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排行榜》出炉,夷陵融媒体公开度、影响力和好感度综合排名位居全省103个县(市、区)第四位。
(来源:中新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