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衣着”看变化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里,改革开放如春雨滋润大地,让夷陵区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群众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人们衣食住行的改变更为直观,见证着夷陵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在小溪塔城区百花街,一家名为“国王制衣”的裁缝店里,陈国民和王秀芳夫妻俩正在赶制一件连衣裙,这个小小的店面不足10平米,却在这里开了25年,49岁的店主陈国民是跟随着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对小时候的服装他还有着深刻的记忆。陈国民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们衣服颜色特别少,以黑白灰蓝为主,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衣服破了都是补个补丁继续穿。

1993年,陈国民夫妇的“国王制衣”裁缝店在百花街开了起来。店里,一本本泛黄的黑白服装杂志也书记录90年代以来服装的变化。

陈国民说,90年代人们做衣服更多的是因为市场上服装店比较少,再加上经济有限,大家只能在逢年过节的的时候才会做几套新衣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实用到美观,从单一到多样。

顾客徐敏是店里的常客,每逢换季便要到陈师傅这里来做几套衣服,从最初的简单样式到后来款式多样,她也切身感受到了衣服的变化。徐敏说,以前穿衣服大多数是以黑色和红色为主,现在颜色就比较多了,各种彩色衣服都穿了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穿衣风格由单一到多元,色彩也趋于斑斓,时尚复苏也反映出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变化,进入2000年以后,服装开始趋于个性化、创造性,商场里各式各样的成衣也方便着人们的生活。68岁的朱英杰是区老年大学模特队的一名学员,从小爱美的她对服装的流行趋势有着深刻的体会,她说,以前穿的衣服基本都是很单一,改革开放以后,大家穿上了时髦的裙子,很多新式的服装和外国接轨的服装都进到国内来了,都可以尝试了,封存了很久的旗袍,也走进了我们百姓的生活。现在就是每次同学聚会啊,朋友聚会啊,大家都穿上各式各样的服装,每个人的服装都不一样。

现如今,民族自信开始在服装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旗袍唐装等中国元素的注入,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盛世有华服,太平舞霓裳,服装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夷陵广电全媒体记者:杨帆 胡中雪  实习生:周慧玲 编辑:彭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