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帮扶路 茶叶变“金”叶

三峡日报讯 “宜昌有好茶,叶叶情意深,群众致富路,人人学茶经”。这是夷陵区马卧泥村群众中流传的一句民谣。唱起这首民谣,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一个人——市政协委员、宜昌清溪沟贡茶总经理郑盔甲。

郑盔甲,扎根贫困村的农民企业家,夷陵区脱贫攻坚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用技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生于茶乡,长在茶乡。郑盔甲的父母是憨厚老实的山里人,靠着一亩三分茶园供儿子读书成才。茶也成了郑盔甲心中不可磨灭的情结。

2005年,刚参加工作两年的他得知宜昌要创建三峡国际旅游茶城,于是毅然决定从全国知名企业天福茗茶辞职回家,做起了茶商。

“用茶叶感恩家乡”是郑盔甲常常念叨的一句话。他说:“我是家乡茶养大的,用茶叶感恩家乡,把宜昌的茶叶做好,这是责任”。

为了做好茶,改变买茶卖茶的模式,寻找更好的货源,经过一年的考察,郑盔甲发现,省级贫困村夷陵区雾渡河镇马卧泥村,山清水秀,土质深厚肥沃,是茶叶原料的理想产地,并且可以通过种茶带领乡亲们致富脱贫。

2010年,初到马卧泥村的郑盔甲发现,这里的茶园几乎荒芜,茶叶品质产量都很低下,经济效益一亩田不足500元。为了发展茶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两年间,郑盔甲跑遍马卧泥村大大小小500多亩茶园,进行技术指导,并上门与村民沟通。

他组织全村人进行技术培训,投入500余万元在马卧泥村建设标准化加工厂,组建宜昌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带动,目前标准化的茶园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效益得到了大大提升,社员每亩收益4500多元,通过示范引领方式带领茶农共同致富。

79岁的刘邦珍是茶叶种植和采摘队伍中的一员。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刘老太通过茶叶年增收3000多元。

“以前根本不晓得怎么种茶,不懂摘,不晓得怎么修剪,没得什么产量,自从加入了合作社,茶叶每年可以搞几万元钱。” 合作社社员郭金香说。

“与茶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发展茶产业的必要条件。”郑盔甲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种茶技术、管理技术等教给茶农,让茶农与企业共同致富是一个茶企的责任。

合作社邀请区农业局、科技局、雾渡河镇农技中心及相关茶叶专家走进马卧泥村,先后开展“茶园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等活动。2011年至今,累计培训20次,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印制“茶叶科技技术推广手册”“茶叶病虫害防治手册”5000余册,技术人员更是多次深入茶园,手把手讲学,使社员通过科学管理茶园实现增收致富。合作社为贫困户着想,开辟鲜叶收购绿色通道,鲜叶价格高出非贫困社员10%。2017年,合作社被评为夷陵区“十佳”扶贫农头企业。

在郑盔甲的带领下,马卧泥村的茶产业在短短的几年里,从当年500余亩发展到现如今2000多亩,合作社社员1072户,社员亩产收入从不足500元增至4500元。全村80%的贫困户通过种植茶叶脱贫致富。

茶农易仁科说:“郑总没来之前,种茶就像好玩一样,鲜叶价格低,甚至卖不出去。郑总来了以后,教我们怎么种茶,也不用担心茶叶没得人要,更不用担心价格。”

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帮扶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2015年,郑盔甲在夷陵区黄花镇香龙山村购买并种植了500多亩标准化茶园基地,专注于有机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关注“三农”,为落实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需要,郑盔甲有意在香龙山打造有机茶观光园和三产融合项目,旨在提高农民收入,为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为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扩宽销售渠道,郑盔甲很早就成立了电商部门,积极探索农村电子商务。他结合合作社贫困户的情况和特点,确定了“线上+线下”经营模式,量身定制帮扶措施,一对一寻找客户资源。然而,农村电商是个年轻化的市场,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大。郑盔甲却说:“助农增收,艰难探索,电商扶贫,唯在坚持。”(三峡日报记者 李阳 刘千谦)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