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夷陵区樟村坪镇“店子河避暑田园”。
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市聚焦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后,给流域相关各级政府提出了新课题,要求在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时,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一场杏花雨,扫走了阴霾,整个樟村坪镇格外清新宜人。
顺着殷家坪村三组的柏油小路,记者走进了“店子河避暑田园”,两边整齐划一的黄色小洋楼,都装上了统一的招牌;远处绵绵的大山,翠绿养眼。
选择转型,磷矿工人转行当老板
“来来来,快尝尝我们的农家菜,刚从田里摘的,新鲜得很!”走进“香茗阁”,刘天菊端出农家菜,热情地招待我们。
“之前在矿山企业务工,去年6月才开张。”不同于一般农村妇女的拘谨,大半年“老板娘”的经历,让刘天菊看上去落落大方。“六、七、八月是旺季,平均每天一桌,其余都是淡季,每两天有一桌,半年收入有4万元。”
虽说是淡季,各位老板也没闲着,“香茗阁”在装修客房,“小园子山庄”在改造卫生间……都忙着为旺季待客做准备,就连旁边山背河的村民也跃跃欲试,筹备开张。“去年没搞住宿吃了亏,像‘伊恋之家’,餐饮住宿一起做,3个月净收入5万多呢 。”刘天菊满脸羡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樟村坪镇位于黄柏河源头,是我市的磷矿重镇。为推进磷矿资源整合,履行黄柏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属地责任,该镇已关停6家矿山企业,今年还将继续关停9家。
“镇里号召磷矿企业转型,许多村民回到家中,寻求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店子河乡村旅游开发合作社负责人万敏说,“店子河避暑田园”的民宿中,80%的都有矿企务工的经历。
发展民宿,变“卖矿石”为“卖空气”
“为什么会想到开民宿呢?卖点在哪里?”“第一个吃螃蟹”的郭爱民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还不错吧!如果夏天来,更是神清气爽,吹着自然风,别提有多舒服!”说着,她打开手机,“你瞧,这是我的第一个客人,小溪塔街办的,现在已经是常客。”
“这里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平均气温21℃,较城区低7℃至8℃,非常舒适宜人。”殷家坪村主任郑明义讲得更透彻。
“不能一直吃‘磷饭’,尤其是今年出台了《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我们要转型。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完全也可以去‘卖空气’。”说起乡村游,樟村坪镇党委书记许祖钢显得很有底气。
去年5月底,樟村坪镇启动了第一届民宿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出资300万元,整修河道、刷黑道路、安装路灯、制作店招等。
“到底是民宿,还是民俗?”记者不解地问。
“住民宿,也能体验我们的特色民俗。”许祖钢连忙强调,“我们不是吸引游客来这里玩一天、吃两顿饭,而是要让他们住下来,享受这里的新鲜空气。”
当年6月20日开园,游客口耳相传,纷至沓来,一时间,民宿供不应求。“宜昌周边的,荆州的,武汉的,‘雅居’还接待过广州的客人。”万敏算了一笔账,38家民宿,去年旅游收入近40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10万元。
眼看着旺季临近,樟村坪镇又有了新计划。“今年我们将在一山之隔的羊角山村举办第二届民宿文化节。这样一年一个村,一年一个片区拓展,逐步推进全域旅游。”许祖钢规划得有条有理。
推广旅游,原汁原味开发“西塞国”
“这股新鲜劲儿过了呢?以后没人来怎么办?”面对质疑,许祖钢将我们带到了两公里开外的“西塞国”景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景区门口两块“国字号”招牌,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旁指示牌上的介绍更是惹眼:湖北第二大国有林场、两万亩原始森林、从未遭受人为破坏……
“‘华中地区不可多得的、罕见的湿地公园’,这是专家组考评时给予的评价。”樟村坪林场场长李有东表现得无比自豪。
“西塞国正在开发建设中,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原貌,园内不会搞大开发,主要功能接待区建在什么地方,还得动一番脑筋。”许祖钢表示。
作为黄柏河水源核心保护区,樟村坪的转型之路正在铺开,相信他们向“旅”之路会越走越宽。
(来源:三峡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