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中新社、湖北日报、荆楚网、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记者来到夷陵区,聚焦生态环保教育,采访报道《生态小公民》课堂,宣传推介全区“富美夷陵、环保先行”和培育绿色理念从娃娃抓起的经验和做法。
当天,各级媒体记者来到夷陵区实验小学采访503班的孩子上《生态小公民》课。《生态小公民》是夷陵区教育部门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幼儿和小学低年段教材采用彩色绘本、插图的方式,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讲一讲、做一做等形式,系统学习生态环保理念;小学高年段和初中教材则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编写,通过知识长廊、活动天地、践行平台、资料链接等板块,普及环保知识,传授环保技能。
教材里不仅有生态环保的小常识,更有孩子喜爱的实践课程。校园里的《生态小公民》课结束后,媒体记者们还跟随503班的孩子走出校门,来到黄柏河丁家坝段开展实践活动,采访他们现场取水,并送到区环保局检测的过程。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实地调查身边的水资源、了解家乡的水质情况,将书本上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503班的学生聂子轩深有感触:“《生态小公民》课堂把我们带出来活动,自己动手采取水样,让我们对环保的理解更深。”
据了解,为整体推进生态公民教育,夷陵区2017年投入50万元专项经费,开发出了《生态小公民》校本教材,教材分幼儿版、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和初中版。去年9月,《生态小公民》校本教材编印完毕,免费发放到了全区4.3万多名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手中,循环使用。各学校严格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教师,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考评,将《生态小公民》课程的开展情况与教师常规工作、业绩考评挂钩。
《生态小公民》编委会副主编张继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知识传授之外,我们更注重的是孩子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去操作让知识更深入人心,让孩子们能从行动上、思想上、理念上真正的接受环保知识,形成相应的环保理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从我做起,带动全家,推动社会”。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生态公民教育过程中,夷陵区坚持整体实施与特色发展相统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去年,夷陵区开展了“富美夷陵、环保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各学校通过上一节环保教育课、学一门环保小技能、落实一项环保硬措施,促进学生绿色环保生活习惯的养成。如今,在《生态小公民》校本课程的带动下,特色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在全区20所幼儿园、49所中小学全面开花,并通过引导学生编写环保倡议书,将生态环保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和社区。
湖北日报记者吴擒虎在现场采访时说:“今天到夷陵区采访生态小公民这一创新做法收获非常大,因为从中央到省到市都在提长江大保护,这是夷陵区继河长制后推出的又一项重要的举措,作为媒体,我们会积极进行宣传报道,把这种经验推向全国。”
据统计,自2017年秋季以来,夷陵区《生态小公民》校本课程共上课5878节,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1135次,学生创作的生态环保作品(制作、征文、建议等)达9221件,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让生态环保意识根植到了孩子们心中。
(夷陵广电全媒体记者:谭明龙 王雪娇 编辑:卢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