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浙江一位87岁的母亲托人来宜寻找失散35年的儿子,经民警和志愿者3年接力,今年3月13日,志愿者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终于在夷陵区黄金卡社区找到了她的孩子。
2015年4月,时任夷陵区公安分局黄花派出所指导员的吴刚,已是“宝贝回家”组织的一名志愿者。当月的一天,吴刚值班时,一名中年男子走进派出所求助。
“我来自浙江温岭,同村有位87岁的老太太,托我过来寻找她失散30多年的儿子。”男子说,老太太的儿子在1980年左右到宜昌打工,之后就失去了联系,近期老太太的老屋要拆迁了,担心老屋拆迁后,儿子回老家找不到家人,于是托同村人到宜昌打听儿子的下落。
吴刚详细记下了当事人的姓名和相关资料,还在手机上存下了老太太的照片,便于日后对比。当他开始着手寻找时,却发现困难重重:手头只有一封30多年前从夷陵区黄花南边村寄出的信,署名陈顺德,但老太太的同村人提供了陈顺莲、李顺莲等多个可能用过的名字。
历时三年的寻找,吴刚没有气馁,经辗转他找到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上世纪80年代,陈顺德曾在南边村一家预制厂打工。吴刚打通了预制厂负责人易女士的电话,对方说,她已经60多岁了,眼下在南方带孙子,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
线索就此中断。吴刚将老人寻子的情况发送到“宝贝回家”志愿者组织的网站,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寻找。之后几年,一个个的寻亲线索被落实,但浙江那位老太太的求助,却一直没有下文。今年3月,“接力棒”交到了志愿者杨庆等人的手里,他们专门组建了寻找专班,再次踏上寻找之旅。3月10日,志愿者杨庆等人开车赶到黄花镇南边村,在当地一名电工的帮助下,见到了从广东回宜的易女士。
经反复沟通,易女士回忆起了陈顺德的相关信息,当年陈顺德寄给老母亲的信,正是她代写的。根据易女士提供的线索,志愿者们又找到陈顺德当年接触过的多名村民。由于年代久远,大家只记得,陈顺德留有络腮胡子,大致在小溪塔周边安家了。志愿者们随即赶赴夷陵区医保办、夷陵医院,查找就诊资料;在小溪塔周边社区挨个访问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始大海捞针式的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3日,杨庆等志愿者在黄金卡社区通过社区干部的帮助,找到了一位名叫陈顺莲的老人,这位老人蓄着络腮胡,人称“陈胡子”。民警和志愿者上门经过照片和DNA比对,确认这位老人正是浙江老太太苦寻多年68岁的儿子。
14日下午,记者随民警、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再度上门探望陈顺莲老人。半尺长的胡子,消廋的脸型,和民警手中浙江老太太非常神似,谈及身世和母亲的情况,老人数度落泪。他用浙江口音的普通话,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陈顺莲说,小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后生下5个子女,他大多数时间随爷爷生活。“母亲对我很好,从没有打过我、骂过我。”陈顺莲说,爷爷去世后,他已经成年,便跟随同乡到宜昌打工,由于颠沛流离,身份证遗失,一直没有成家。后来,位于小溪塔黄金六巷的一户好心人收留了他,出于感激之情,他帮忙抚养这户人家的一对儿女,挣钱养家。如今,这对子女已结婚成家,也把年迈的陈顺莲当亲生父亲一样孝顺。由于陈顺莲没有身份户口,尽管体弱多病,一直无法享受当地各种扶助政策,子女还多次到社区为其咨询。
经现场商议,志愿者们表示,将在近期护送陈顺莲回浙江和老母亲团聚。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陈顺莲回浙江在当地派出所恢复相关身份信息后,如果愿意回到宜昌生活,可以办理低保、医保等相关手续,老人的晚年将有更好的保障。
(夷陵广电全媒体记者:杨帆 特约记者:傅武第 编辑卢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