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坝”气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四期《威武“坝”气》

夷陵带坝字的地名不多但个个来头不小比如军田坝、大中坝……听到名字就感觉很威武霸气

军田坝

军田坝位于夷陵区黄花镇,是一个行政村,村名的来历,源于三国时期蜀军在此垦地种粮的传说。

军田坝村

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派义子刘封镇守宜昌,刘封在三游洞砌筑城堡,围绕三游洞附近驻有两万人马。那时候,三游洞一带地处长江左岸的山林之中,人户和粮田很少,军队的粮食马料,主要是从四川水运下来。

三游洞刘封城遗迹 图源百度百科

讲有一年,长江发大水,不能行船,四川的粮食无法运到宜昌,刘备派人给刘封送信,要刘封自己想办法。刘封接信后,亲带一支队伍,到三游洞附近征集粮食和马料,却没能征足。刘封带着队伍,逆黄柏河往上,走了两个时辰,到了今天的军田坝这里,眼前突然一亮:连绵起伏的青山包围着一块平坝,一条小河从平坝穿过,小河两岸大畈稻田,约十余户人家集中住在平坝边沿山脚下,鸡鸣犬吠,生机勃勃。刘封在这里征集了百石军粮,当即与地方王姓首领协商,说这里离长江不远,山不高,水源足,易开垦,而且地方隐蔽,不易发现,想调兵于此开荒种粮,建军粮生产基地。王姓首领非常开明,于是刘封回到三游洞城堡,派一王姓后勤官领一千士兵,驻扎在这里开垦荒地,生产军粮。士兵们把原先的沼泽地改成了稻田,平坝面积越来越大,种的庄稼旱涝保收。传说,刘封认为生产军粮有功,特向刘备报喜。刘备把此事告诉镇守荆州的关羽,要关羽前去查看,如若属实便给刘封及王姓后勤官以奖赏。

军田坝田园风光 望作信摄

农历八月,秋高气爽,关羽与前军都督粮料官赵累来到此处,果然沿河两岸良田满目,稻谷飘香。然而,却发现一个问题:因为开荒造田,大量废石废渣倾入河中,形成几处堰塞湖,河流不畅,后患无穷。关羽下令王姓后勤官,必须疏通河道,以保水畅其流。当年腊月河道治理完毕,两边还砌了河坎,可以确保洪水安全通过。刘封即请关羽来验收,关羽、赵累、刘封一行,沿河查验,看到河流畅通,河坎牢固,就放心了。

远眺军田坝

后来,因为三国时期蜀军在这块坝里垦地生产军粮,就称此地叫军田坝。又因传说关羽在此地查验治河,就称这条小河叫关验河,后演变成官验河。新中国成立后,军田坝因粮而名,上世纪70年代,军田坝村还因为储备粮多,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如今,军田坝村围绕黄花镇“宜昌北大门、夷陵后花园”的定位,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绿色主题,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文明村。

大中坝

大中坝是夷陵区分乡镇的一个行政村,处于黄柏河流域的一个河谷地带。传说河流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绕了一个大弯,形成一大片滩坝模样的开阔地,于是得名大中坝。

大中坝河谷 郑勇摄

大中坝响亮的不仅仅是它的名字,还在于它悠久的历史沉淀。该村境内的罗惹坪(也称落日坪),曾经建有湖北省佛教总庙,由正殿(佛爷殿)和成王庙、水府庙、镇水庙、西王庙、东岳庙组成,占地面积30多亩,僧人、庙仆、杂役一度达到100多人。据老人们讲,总庙供有东岳大帝、关公、西天佛祖等各路神仙,每天朝拜香客络绎不绝,尽显“宏钟一撞响十里,大鼓一击山地摇”的神威。后遭兵火,殿宇尽毁,明朝末年得以修复。可叹的是1935年的一场特大洪水,又将大中坝变成一片汪洋,卷走了总庙,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大中坝村 郑勇摄

村里曾出土了古人类居住的遗址和物品,罗惹坪、后渡河、窑坎、巴尔洞等四个古人类居住、活动遗址已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距今约4.56亿年的奥陶系第6枚“金钉子”也镶嵌在该村的王家湾。

王家湾金钉子 宋世平摄

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大中坝村王家湾“金钉子”是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内最为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及国际地层委员会确认为奥陶系典型代表点,王家湾公路边建起了标记地质年表的“金钉子”公园,国土资源部在这里挂牌设立了保护区。

俯瞰大中坝 郑勇摄

如今的大中坝,既有黄柏河出峡入滩的俊美,亦有鄂西青山连绵的清幽,土地肥沃,物华天宝,正按照分乡镇“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战略,谱写农旅融合新篇章。

(来源:夷陵发布 文案:高秉龙 审核:毛蔚 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