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复活:人间烟火味 最抚凡人心

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小经营户面临经营困局,为缓解低收入人群就业压力,助力经济恢复,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于6月1日发布《夷陵区重点商圈夜间及节假日出店经营试点通知》,允许商家临时占道经营,以柔性执法变“堵”为“疏”,释放“地摊经济”活力。

6月2日傍晚6点,夜幕还未降临,长江市场三峡路边卖麻辣烫、水果、蔬菜的小摊子已经有序摆了出来,下班途经此地的市民,买上几斤水果,称上几两蔬菜,再在这里慢悠悠的吃上一碗麻辣烫,尽情享受城市的热闹与繁华。家住长江市场的肖林梅卖麻辣烫已有八年了,以前在外打工的她,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返回家乡卖起了麻辣烫,之前为了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安心做生意,不得不在城区各个地方奔波。如今,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固定区域安心摆摊了。

晚上7点半,夜幕降临,东湖大道清江润城段的夜市也逐渐热闹起来,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铁板炒饭、无烟烧烤、各种水果等小摊摆到了行道树下。街边小摊的“原地复活”,为夜幕下的城市平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

在众多的摊位中,90后屈代勇的铁板炒饭摊格外引人注目,明亮的灯光下,他正在铁板上熟练地翻炒着米饭,诱人的香味伴随着蒸腾的热气弥漫开来,妻子刘星在一旁收拾,三岁半的儿子则安静的坐着,陪伴父母。由于烟火的烘烤,摊子旁的温度格外高些,妻子收拾完东西来不及擦擦汗,拿起一大瓶矿泉水赶紧给孩子喂上几口。忙活的间隙,屈代勇回头看着摊后的妻儿,眼里满是宠溺。家住邓村的屈代勇原本带着妻儿在西陵区石板村租了一间小房子,平时在酒店打工维持生计。今年受疫情影响几个月没上班,眼看着儿子即将上幼儿园,学费、房租、生活费一度压得这个年轻的小家庭喘不过气来,“夜摊经济”的复活让他们再次看到了希望。

屈代勇的妻子刘星感叹:“这个政策就像及时雨!原本在家待了几个月,心里很慌,现在可以摆摊了,成本比较小,一家三口摆个摊子就可以维持生活。”

一个摊位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屈代勇和刘星盘算着,这样出夜摊,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块钱,夫妻俩省吃俭用点,让儿子上个好点的幼儿园,再计划存钱买房子。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对于市民而言,“地摊经济”的复活不仅能让他们享受各种实惠,也能在下班后尽情体味这人间的烟火气。市民王女士说,这些流动摊子成本比较低,价格于消费者而言,比较实惠,而且平时在这走一走,转一转,吃点小吃,聊聊天,一天的烦恼都没了,幸福感也会增强。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为了更好地管理出店、占道经营,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地摊经济”正式开放之前就做好了划线定区。“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小溪塔城区东湖路、三峡路等5处区域8个点进行规范划线,并设置标牌明确活动区域,让商贩有序占道经营,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影响正常生活秩序。”夷陵区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市容中队中队长张飞介绍。

街头聚满人气,人间才有烟火气。守护这份烟火气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划好了区域,也离不开日常的有效管理。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细化措施,通过分区管理、加强巡逻、宣传引导等方式,做到松绑不松手,放开不放任,以人性化的管理,让城市发展张弛有度。“我们将引导商户有序经营,比如长江市场三峡路一带,只允许水果摊贩和自产自销的菜农摆摊;夷兴大道一带,允许店铺出店经营;东湖路两侧,可以摆小商品和服饰。每天晚上我们30个工作人员分为5个组,在这些商圈进行巡检,用温情执法引导商贩合法合规合理经营,让低碳经济活起来、夜经济动起来。”夷陵区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胡卫说道。

接地气、暖民心的“地摊经济”政策,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让每个人在这座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抱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云上夷陵记者:杨帆 胡中雪

通讯员:崔琴 郭鹏飞

责编:鲁彬彬

审核: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