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入选国家首批物流枢纽名单,为湖北省唯一一家

9月11日,各大城市翘首以盼的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终于公布,共计23个物流枢纽从全国212个物流枢纽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首批建设名列。宜昌枢纽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中部地区5个枢纽之一成功入列。既体现了宜昌枢纽在国家顶层物流骨干网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是“枢纽中的枢纽”,也预示着宜昌将进一步用好特殊区位,强化传导作用,在中国中部地区中型城市中转物流中提供“宜昌样板”。

多式联运

宜昌:被列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物流枢纽包括陆港、港口、空港、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陆上边境口岸6种类型。

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从2019-2035年,拟选择127个基础条件好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包括41个陆港型、30个港口型、23个空港型、47个生产服务型、55个商贸服务型和16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2018年12月21日,宜昌入围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此次,宜昌又从212个物流枢纽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宜昌入围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得益于具有东西联结、南北交汇和三峡工程所在地等独特区位优势。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进实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大力推进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开展三峡翻坝转运业务,着力在“通”和“江”上做文章,以大交通格局促进大物流产业发展。

三峡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由宜昌建投集团所属交投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三峡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被纳入全国第三批示范项目。该项目着力构建线上信息平台与线下运营平台于一体的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平台,构建依托长江、辐射全国、连接海外的水铁公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形成“大分流、小转运”的多式联运格局,畅通长江黄金水道。

三峡翻坝运输体系主要依托三峡大坝、葛洲坝,建设坝上的茅坪港、太平溪港和坝下的白洋港、红花套港,以及江南江北的翻坝公路和翻坝铁路。目前,茅坪港、白洋港建立了“水—陆—水”翻坝运输体系,形成“茅坪—白洋”组合港,成为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1月,“宜汉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在宜首发;2018年9月27日,宜昌至钦州至马来西亚古当港口的国际铁海联运货运班列首发,中部地区第一条南向大通道正式打通;2018年10月30日,“宜蓉号”集装箱班列首发,标志着北粮南运西进物流体系成功构建。

记者了解到,三峡枢纽多式联运的形成,从根源上缓解了三峡通道能力紧张,解决长江水运通道“梗阻”问题,释放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潜能,引领了区域产业布局重构和生产消费模式的重塑,打造成长江经济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现代物流供应链物流组织中心和绿色智慧物流中枢,形成培育枢纽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

增投17.7亿元:提升“白洋茅坪双园”软实力

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意味着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正式起步,宜昌“白洋茅坪双园”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也将加快建设步伐。拟投资17.7亿元提升坝上坝下物流设施功能,其中存量设施功能提升类项目3个,总投资2.2亿元,主要以铁水联运设施、智能公路港等白洋-茅坪物流园区功能完善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项目共计9个,总投资15.5亿元,重点强化口岸通关、保税物流、冷链物流、集疏运铁路专用线等,增强区域物流组织和运作能力,提高宜昌枢纽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乌鲁木齐、钦州等国家枢纽之间的业务堆积,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撑东中西部,南北各区域板块联动发展。

下一步,宜昌将通过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树立世界级巨型水利与航运工程综合效益典范;用好特殊区位,强化传导功能,成为串接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枢纽;依托枢纽创新临港产业、国际贸易融合发展模式,贡献产业优化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新方案;延伸产业链、串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中国中部地区中型城市中转物流的宜昌样板。

(来源:三峡晚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